党的二十大

勇担立德树人之责 启迪踔厉奋发之思
2022-11-17 00:00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勇担立德树人之责 启迪踔厉奋发之思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思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屈建达

 

内容摘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高校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在“三进”工作上下功夫。一是要强化历史思维引导,从历史进程中把握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二是要善用党的二十大关键词,以点带面讲清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三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激发广大思政课教师勇担立德树人之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讲明讲透,启迪大学生踔厉奋发之思,进而转化为奋斗之行,积极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报告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主题,强化了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新认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把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新高度。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勇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启迪青年学生踔厉奋发之思。

一、强化历史思维引导,从历史进程中把握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思政课宣讲中要强化历史思维在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四史教育结合起来。把党的二十大放到“四史”的历史进程中去考量、把握,着力从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学史明理,立足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入学习领悟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史增信,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

学史崇德,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响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投身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学史力行,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鼓舞学生斗志,引导广大学生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春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青春力量

二、善用党的二十大关键词,以点带面讲清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

党的二十大“关键词”的析出为我们更好、更准确的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与“三进”工作中,我们要善用这些关键词,结合思政课的章节内容,以点带面,讲清楚关键节点,进而引导广大学生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下面就“三个务必”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讲清楚“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

(一)从历史方位的对比中讲清楚二者的提出背景与历史意义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果国家,主要的就是人民解放军和我们的党腐化下去,无产阶级不能掌握住这个国家政权,那还是有问题的。”为此,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思想武器,成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三个务必”是基于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对于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从时代课题的解答中讲清楚从“两个务必”升华到“三个务必”是对我们党优良传统的传承

从革命到执政,从建设到改革,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 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务必”的重要意蕴在于:它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它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它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哲学理念。“三个务必”,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新的丰富和发展创新。这“三个务必”,不仅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鼓舞与动员,也是为行走在“赶考”路上的每一位奋进者,提供了精神引力与行动指南。

“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不仅是在“两个务必”基础上的一种历史性升华,也同样揭示了党在过去十年间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奋斗密码,具有深刻的意蕴与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是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宝贵经验,具有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三个务必”既有对党的优良传统的坚定继承,又有基于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三个务必”是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坚持的根本政治要求。

三、落实立德树人,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学,达到沟通心灵、其实润心、激扬斗志。[2]”当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首要的政治任务。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需要将党最新的理论成果、最新的会议精神通过思政课课程教学主渠道、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形式及时向青年学生宣传讲解。

(一)立足思政课“主渠道”,讲深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学术为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堂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中,一要做到虔诚而执着。就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领会,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勤勤恳恳地学,要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知原义,要与党的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结合起来学习,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学习。二要做到至信而深厚,作为社会主义高校的一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学在前、思在前,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才能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才能更好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要做到笃行而不怠,要在学习中,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的这极不平凡的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进一步理解把握中国为什么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根本遵循,明确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发挥个人作用。

(二)创设“大思政”活动,讲活讲明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二课堂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思政课的重要辅助课堂,是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教育形式。运用“第二课堂”,创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学深悟透二十大精神;可以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将富含理论深度、人民厚度、实践温度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融入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中深化。

一是创设“从贵州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看党的二十大”光影比赛,引导大学生从贵州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成就中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二十大精神宣讲的重点框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亲自动手找寻、亲身经历感悟,从贵州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光影中感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马克思主义行,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二是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优选培训宣讲队,让骨干成员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精选宣讲课题,让“青马”骨干成为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员,以新时代见证者、参与者、奋斗者的身份,向同龄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唤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启迪踔厉奋发之思。

三是立足团委开展“感悟党的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时代”征文比赛,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踔厉奋进的实践思考。引导大学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点、创新成果引入到学习之思、奋斗之行,进一步强化“四个自信”,以自我革命剖析“躺平”之危、启迪自主学习之变,以踔厉奋进之心树信念、强本领。

(三)坚持实事求是,推进党的二十大走深走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入学生头脑、入学生心灵、入学生行动。

一是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多项共促发挥育人合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校的走深走实,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一方面要善用思政大课堂,将理论讲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其教学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与主题讨论,在参与中学、在辨析中思,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在实践中行;另一方面要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创设党的二十大精神课程思政专题,结合大学生学科关注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来进行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与全面学习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增强宣讲的实效性;最后,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思政课实践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将理论伟力切实转化为青年踔厉奋斗之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要在构建“大思政”格局中,坚持实事求是将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方式加以整合,形成育人合力。

二是要选好用好教学方法,启迪大学生时代之思。不管是思政课课堂还是第二课堂等,都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宣讲的渠道,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诚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如何更好抓住根本,就是在选对方法的基础上,让青年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 顾光海.牢牢把握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EB/OL]].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881676250/abc2e3da020020kkz.

[2] 常运立,王璐颖.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EB/OL]].https://mil.gmw.cn/2022-06/20/content_35823179.htm.